星星点点的戈壁滩上,北斗星在穹顶织就银网,一个穿着试验队服头发半白的中年人正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流沙,鞋帮里的沙粒早就被体温捂得温热,远处传来夜鸮的啼鸣。他突然想起20年前初到207所求学时的那个清晨,晨雾中,时任二院207所总师的林老师对着当时还懵懂的他说:“小胜,目标模拟就是给武器系统造一面‘照妖镜’。”
一次雪夜的考验
这面“照妖镜”的锻造之路,远比胜哥想象中艰辛。2019年的一次试验前夕,天不遂人愿,一夜纷纷扬扬的大雪,让整个试验场都处于银装素裹中。箭在弦上,发还是不发?如果试验继续,目标特性是否有保证?等到来年冰雪融化再发?试验周期又不允许。
站在窗前,望着呼啸大风,他眉头紧锁:“如果现在发射,之前计算的目标特性是否还能保证?”“胜哥,您的意思是?”小林犹豫地问道。“我们必须找到答案!”没有半点犹豫,胜哥连夜组织人员查资料,咨询专家,针对大雪环境下的靶场重新建模,在数据与公式中寻找突破口,通过仿真回答突发情况下的目标特性,为试验总体方的决策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。
天公就像一个刁钻的考官,像这样的考题随时都可能摆在他面前,胜哥唯一的选择只能是迎难而上。就像戈壁上的骆驼刺,他把根系深深扎进土壤中,在风沙中催开一簇簇创新的花儿。
站在一片雪地里,他看着目标穿透层层雪雾,突然明白:目标模拟从不是冰冷的参数堆砌,而是用匠心在模型数据中雕刻战场镜像。
二十年身体力行的守护
“胜哥的脑袋就像一个强大的AI,只要你有不懂的问他就对了!”年轻的工程师小林道。在团队成员眼中,胜哥是无所不能的“百事通”,是充满奇思妙想的“点子王”。他总是说:“目标模拟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的技术,涉及雷达、红外、材料、控制、软件、通讯等,只有博采众长才能自成一体。”凡涉及的技术领域,他都能做到躬行实践,以身试水。
对内,他以身作则,事必躬行,发挥传帮带作用,培养了一支能战善战的技术团队;对外,他依托目标模拟系统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材料、结构等不同专业团队的迅速成长。如今,走进207所特性室,总能看到年轻人们围着胜哥争论技术方案,他们或许不知道,这位头发渐白的中年人看着他们,总能想到自己还在上初一的女儿,20年,8000多个日夜,这个总在女儿生日缺席的父亲,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着更多孩子的星辰大海。
目标特性的“金字招牌”
近年来,随着训练和考核任务的全面推进,目标模拟任务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,竞争也随之白炽化激烈。目标模拟领域是207所一棵正值盛年的大树,枝繁叶茂,硕果累累。胜哥就是这棵大树的代言人和“金字招牌”。可是没有人知道,团队刚刚起步的时候只有5个人,在最艰难的时刻,团队甚至只剩下两人坚守。
目标特性本就是小众专业,经常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,开拓一片新领域谈何容易!但胜哥没有退却,他带领团队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,历史性地创造了国内多个首次,精准布局基础技术的创新研究方向,实现了目标模拟电磁散射多维度特征的物理复现,完成模拟目标项目60余项,取得经济效益约10亿元,成为207所支柱91吃瓜网方向和效益增长点,全面提升了目标模拟对装备的考核水平,也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宝贵资源。胜哥带领着他的团队和目标模拟产品,已成为相关行业的“标配”。
去年夏末的海上试验,惊涛拍打着船舷,各项测试及调试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。凌晨3点,一项试验船的发电设备突然断联,胜哥指导队员们靠近登陆,排除故障后,他们在试验船上排查到最后一刻才撤离。离试验船数公里外的拖船上,队员们三三两两的靠坐在一起,等待着最后的试验结果,他们已经在这片海域漂泊了一周,大家畅聊起过去一个月的紧张时光,刚入职3个月的小麒望着远处的海面,喃喃道:“或许对我来说,这就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”这支年轻的队伍,正如他期许的样子,逐渐成长为目标模拟的中坚力量。
当模拟目标被精准命中时,船上沸腾的欢呼声中,胜哥依然专注地在设备前检查着数据,那专注的背影,恰如20年前那个在晨雾中默默聆听的年轻人,他知道,他造的这面“照妖镜”比以前更亮了。(文/谷灵茜)
51漫画 听泉鉴鲍 红桃国际 51暗网 17c吃瓜网